熊安很是认真地说道,“秦始皇对他的信任远远超出当时人们所想的程度,面对最为严厉的指控——那时候造反足以动摇新生的秦朝的根基——他依旧站在叶煜一方,后来甚至还允许叶煜从燕地大肆出兵。

而叶煜当时应该也是从大局的角度考虑,他将这场弹劾的影响降到了最小,使得秦朝并没有因此受到多大的冲击。”

“他们君臣之间的这种信任,就是至今都有人赞颂的千古美谈。”后面的屏幕也极其配合地出现一些名篇名作。

“叶煜的一生,毫无疑问是显赫的,不只他个人显赫,他身边的人也都千古留名,为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同处于一个圈子,所以才会互相认识,与叶煜本身无关,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秦二世扶苏、成安君叶子婴、武阳侯李由,乃至秦二世的左膀右臂公子高和公子将闾,他们都是叶煜的弟子,作为师长,叶煜对他们的影响力无疑是极大的。”

停顿一下,似是缓了缓,熊安继续说道:“抛开作为叶煜养子的叶子婴不说,当时年仅是十五岁的扶苏能成为太子也多半有他的因素在其中,从《秦始皇本纪》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句话,说是在早在秦朝建立之前,就有人希望嬴政能够立太子,可嬴政却一直没有理会。”

“那时候叶煜虽然说是忠于嬴政的,可也是支持立扶苏为太子的一员,他也不曾避讳过这一点,还将自己的佩剑湛卢转送给了扶苏。

这把剑和秦皇的佩剑太阿一起成了后来秦朝的镇国之宝,历任皇帝皆佩其一。后来随着朝代变迁,这两把剑也下落不明,直到几十年前才被发现。

说来也奇,这两把剑消失是一起消失的,出现也是一起出现的,现被保存在北京博物馆中。”

熊安失笑一声,“我们再说回叶煜支持扶苏为太子一事,在如今我们看来那是非常明智的决定,但在当时却不一定。秦皇正处于鼎盛之年,又是刚刚收拢天下大权之时,从他的心理上来说,他当时不愿立太子也是正常的。”

“可多年不愿立太子的秦皇却在叶煜去世后,御驾亲征,还很快就立下了太子,不仅如此,叶煜当时也只有十三岁的叶子婴也被直接封为关内侯,这都违反了他的初衷。但我们能从其中看出他对叶煜的情谊之深。 ”

熊安瞥了眼屏幕上的时间,接着道:“若提到秦始皇的时代,叶煜绝对是其中的头一号人物。好了,按照我们的安排,接下来就是提问环节了。由于弹幕太多,我们还是以现场为主。”

一位清秀的女生举手起身问道:“熊教授您好,关于您刚才说到的龙阳君的第三个大危机,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那是秦始皇在背后发动的,因为龙阳君功高震主,他忌惮叶煜真的造反,所以以此来收服他,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呢?”

熊安缓缓道来,“这种说法并非现在才有,事实上从很久以前就有人如此认为。会有这种说法的出现,主要是他们不相信这对君臣之间的能保持长久的信赖。”

“我们无法得知当时秦始皇有没有忌惮叶煜,但可以基本确认那次大弹劾并非他的手笔。这点从当时清理那些大臣上可以看出来,秦皇一改之前循序渐进的手法,雷厉风行地将这些人全部惩处,发动弹劾的昌平君等人被具五刑,这在当时还导致了一场不小的动荡。”

“再有,这件事最后牵连到了嬴政一直以来委以重任,非常敬重的韩非子,致使韩非子饮鸩而亡。这事如果不是真的,一直在招贤纳士的秦皇是绝不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心腹之臣的。”

那名女生得到回复后向他道谢,随即坐下。

她坐下之后,一名男生又起来问道:“熊教授,对于龙阳君参与的灭韩一事的说法,您觉得是真是假?”

熊安露出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在我来之前我就料到有人会问这个问题了。”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43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