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东西。

我才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还是自欺欺人了。我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朋友,那么又何必谈什么一个人自由自在呢?一个排斥与别人交流而没有什么朋友的人反而主观唯心地将这一切解释为自己根本不需要朋友,我真是个可怜的人。

于是我怀着感激的心情的接受了夏佳,说感激这个词确实没有过分的意思。我觉得我就是要谢谢夏佳才对,不然我以后不知道要成长为性格如何别扭的大人。我们两个相互了解,相互接受,我想我们会成为永远的好朋友吧。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一起听广播节目。虽然我小时候家里也有一个电视机,不过我只从听妈妈说看电视多了会伤害眼睛后我就不怎么看电视了,夏佳本来也挺喜欢看电视里放的动画片的,不过她喜欢什么事情都跟随着我,看我拿着一个收音机在听广播后她也跑过来一起听。

我设定了收音机的动能取代闹钟,在播音员轻快的谈话声中醒来,晚上则听着收音机播放的谈话节目。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的节目是从晚上七点到十点,长达三个小时的节目。不过平时因为要上学所以很多时候只是听了一半,只有节假日周末的时候才会听到很晚。

从广播里,我们知道了在当时的我们看来非常重要的知识——比如冬奥会、泰坦尼克号、可笑的1999年预言、还有太空育种什么的。那个时候我和夏佳,真的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不但知道每个季节星座的位置,还知道木星从哪个位置哪个时间才能够看到。天空为什么是蓝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动物为什么不会迷失方向,为什么极光出现在地球两极,甚至商品上的条形码的原理我们都知道。我们经常交换自己刚学到的知识,并乐驰不疲。

现在回忆起来,那个时候我们之间拼命地学习知识,也许是因为互相之间早就有迟早会失去对方的预感吧。虽然没有明显的预兆,虽然在心中一直祈祷着能够永远在一起,但是—如果夏佳被她爸爸带走的话—这种不详的预感依然给自己带来一丝恐惧。

如果有一天真的失去了最珍贵的朋友,至少也要拥有一些双方共有的东西。

结果,夏佳还是在中学的时候离开了我去了香港。学校运动会结束不久后的一天放学回家,妈妈告诉了我这个消息。妈妈说夏佳是因为不想离别的时候哭哭啼啼的,反正以后一定会再见面的。

晚上的时候我正躺在床上发呆,书桌上她送给我的手机响了起来。我怀着要狠狠骂她一顿的打算接听了电话。但是真正说起话来,我只是安静地问她现在在哪里呢。

“绪雪,对不起。”夏佳细小的声音从电话的听筒中传来。

不能和你一起上高中上大学了,夏佳说道。因为她爸爸要让她接受更专门的教育,她只能离开了。夏佳的声音渐渐变得颤抖起来。我却不知道什么原因,身体忽然变得炽热起来,而头脑里面却一下子变得冰冷。夏佳在说什么?为什么对我说这种事情。我完全无法理解。

“爸爸说等我长大了才能自己做选择......”

夏佳拼命抑制住自己的哽咽,忽然我强烈地感觉到,我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了。在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忽然用强硬的语气对明里说道。“……我知道了。”

在我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我几乎能够感觉到在电话另一端的夏佳惊讶的表情。但是即便如此,我依然无法停止我的话语。

“已经够了......别说了!”我坚决地说道,“别说了......”当我再一次重复的时候。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为什么……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经过几十秒的沉默,呜咽着的夏佳艰难地挤出“对不起……”三个字。

“那么,再见......”

把电话从耳朵边拿开以后,我一直抱着自己的膝盖久久无法平静。

刚才在电话之中我的话一定深深地伤害了夏佳,我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那个时候的我,还完全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

在那之后的连续数日,我一直都在异常沉重的心情之中度过。就这样我们相互伤害了对方,然后带着这种别扭的感情分别了。可是我就是无法静下心来去听她的任何解释。对当年还只是一个孩子的我来说,忽然被夺走了一切重要的东西,任谁也无法继续保持冷静吧。

学校里的人听到夏佳离开的消息后也是带着惊讶和生气的表情,但是日子渐渐过去,大家也渐渐淡忘了夏佳的离去。毕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感情产生的快,消失的也快。唯独只有秦珊和周梦瑶,总是对于夏佳的不辞而别耿耿于怀。

初中的同学只有秦珊和周梦瑶和我在一个学校。我渐渐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而且还出人意料地担任了班级的班干部。虽然和以前比起来每天都变得非常忙碌,但是对我来说这样反倒显得更好一些。因为每当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以前与明里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时光,接着心里便会一阵阵地隐隐作痛。于是我尽量都和朋友们呆在一起,晚上做好作业之后就马上爬到床上睡觉。

我想夏佳一定也在新的地方、新的学校里过着同样忙碌的日子吧。希望她能够在那样的生活之中逐渐忘记我的事情。虽然后来我接到了她的来信,但是我都放了起来,并没有看,也没有回信。

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忘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08--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