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地也向着对方点了点头。

原来,他们不约而同的都记起了那晚上饮宴完毕从宫里出来的路上,父亲长孙晟与他们的伯父长孙炽之间的交谈。

那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伯父跟父亲谈论起当晚也列席在场的唐国公夫妇,然而他特别提到的并不是李渊,而是他的正妻窦氏——“她可是个奇女子!”

过了这么多年,长孙兄妹还能清楚地记得,伯父是以这么一句评价开头的。而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一方面是伯父说的关于这窦氏的故事确实是惊人,无法不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窦氏自小被她的舅舅周武帝收在宫内当公主一样抚养长大,冷眼旁观周武帝为着拉拢强大的突厥结盟而娶了当时突厥的木杆可汗的小女儿为妻,然而这场政治婚姻只是为皇帝和皇后双方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夫妻关系简直就是冷淡如冰。窦氏那时还只是个六七岁大的丫头,却竟是深明大义,向周武帝劝谏,说他作为一国之君,为了安定国家,哪怕是多么的不愿意,哪怕是勉强自己也应该善待这突厥来的阿史那皇后。周武帝闻之肃然,正色以对,立即就采纳了这小外甥女的谏言。

另一方面则是接下来伯父还摸着长孙无双的小脑袋,不无叹息之意的说道:“那样明睿之人,所生的儿女亦必有奇才!阿晟,我本来是很想跟他李家攀亲结缘的,可是我特地查问过了,李渊那长子建成现在已经成家立室,他的次子却一下子比建成小了十岁,这一来我那些女儿的年纪又都比他大了。不过你的无双啊,我算了一下,比他那次子小了四岁,那不正是最最般配的吗?虽然现在无双年纪还小,本来也用不着那么早就急着给她找个好归宿,只是这李家二郎一定有很多富贵人家都盯得紧紧的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你可也得早作打算,不如索性向那李渊来个倒提亲,怎么样?别让人家捷足先登了嘛。”

听到伯父如此当着她的面商议自己的终生大事,长孙无双虽然知道他多多少少是有点喝醉了、便忘记了要顾忌自己在场,但还是羞得她将脸庞深深地埋进父亲那温暖的怀抱之中,感受着父亲也笑着抚挲自己的一头乌发,道:“看啦,我们家的无双也有害羞的时候哩!可是啊,你伯父说得对。这李家门户高贵那是不用说的了,窦夫人那段佳话我也早有耳闻,无双要真能嫁给那李家二郎,你这一辈子的着落,看来我是不用再担心的啦。这样吧,等这正月的繁琐事都忙完了,我就去向李渊提个娃娃亲。想来以我长孙一族的家势,也不会辱没了他家的二郎吧?”

伏在父亲怀内的长孙无双,在那个元宵之夜,在那个春天的晚上,像是刚刚不久之前写下的那首“兰闺艳妾动春情”的艳词丽句竟是马上就一语成谶似的,第一次触动起少女的情怀,模糊地揣想起自己的未来夫婿将是何等样人。

然而,当那一年正月过去,父亲的繁琐事是结束了——准确地说,是永远地结束了,因为……他突然撒手尘寰,离开了这个人世!随着父亲一起离开的,还有戞然而止的幸福日子。父亲尸骨未寒,他前妻所生的儿子长孙无宪(长孙安业)——那个本来是嫡子却因生母逝世、长孙无双的母亲高氏作为他的后母嫁进来而令他被迫“降”为庶子、因而对他们兄妹一向就恨之入骨的三哥——悍然将他们母子三人都逐出了家门。要不是舅舅高士廉收留了他们,他们就要流离失所了。只是,虽然富贵生活仍能延续,但一切已与从前截然不同了。

自然,戞然而止还有那只不过曾经存在于父亲心中的与李家结亲的愿望。她与那“传说”中的李家二郎的姻缘红线,就此中断,再无下文。在这五六年间,当思念亡父的悲痛与被逐出家门的愤恨逐渐在时日的消磨之中渐渐平复之后,当她看到桃花柳树岁岁复年年地开了又败、绿了又黄的时候,当她有一天终于拿起琵琶将自己曾经写下的那一首《春游》诗编成《春游》曲低声吟唱的时候,泪如雨下的眼前,仿佛再次出现那因为她根本就未曾有机会真正地见过一面而只能想象出一个朦胧的身影、那个她曾经在多少次的梦萦魂牵之中幻想着将会是自己托付终身的少年……

可是,天意也是那样的神奇!突然之间,就在今天,这少年一下子便闯进了她的视野之内,现在还正与她把盏共饮,向她举起酒杯,向她展露着如此由衷开怀的笑容……

兰闺艳妾动春情……

这就是天意了吗?天意注定了我们一定会走到一起,哪怕是在五六年前那个桃柳盎然的春天就萌动起来的少女情怀,要走到如今五六年后这中秋将至的秋天,才忽然又再次被眼前之人挑动了起来……

长孙无忌从妹妹手上取过琵琶,笑道:“妹妹这一轮出了那么刁钻古怪的题目,把我也考住了呀。接下来我该出什么题目才好呢?”

长孙无双见哥哥如此装模作样的作苦思状,不觉“噗哧”一下笑了出来,道:“哥,你刚刚才训我欺负世民哥来着,现在轮到你出题了,怎么你也想来搞怪?”

长孙无忌嘻嘻笑道:“我才不搞怪。有了!世民刚才弹了一曲《十面埋伏》的武曲,想来世民擅长骑射之术,对武曲也应该比较熟悉,那我也弹一曲武曲来考问一下世民吧。只是我这文弱书生没什么力气,武曲的气势弹不出来,肯定不如世民刚才那一曲《十面埋伏》弹得好,世民可不许取笑我的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6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