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但你也知道,我向来是不愿旁人近身的。”

李世民一时也是拿不定主意,便索性想着与卓东来商量一番,毕竟凭着卓东来之前的一番‘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话,就该知道他是不愿屈于人下的,所以对于大镖局,也许他有另一番打算才是。

卓东来也看出了李世民心中有事,也不拒绝,只能苦笑着与花满楼和陆小凤话别,又让他们呆会玩儿够了,便先自行返回大镖局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四章

卓东来并非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只是这大唐的皇宫与大清时候的皇宫可是完全不同的,砖瓦琉璃,虽然不至于让他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一般东张西望的瞧着,但停在一处时,也不妨碍他不着痕迹的看上几眼。

大唐的宫殿十分的大气辉煌,此处与大清时的皇宫不差多少,随着李世民进了御书房之后,这整排整排的书架比以前大清时的书房可是多得多,幸而这御书房也比之大上了一倍不止,也不至于太过逼仄。

尚还记得,在大清时,御书房中存书虽说得上多,但也由于他们在汉人眼中是蛮族的关系,对于很多东西都非常的忌讳,甚至为了留发不留头的说法,来了个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甚至对于许多书籍中类似有反清复明的说法,甚至是能联想到的,都盯着紧紧的。

因此,御书房内的书虽然看着多,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避免了十分的忌讳字眼,连着当时的胤禛所看之书都只能从中截取,而不敢在市面上随意购买。

虽说胤禛是大清的皇子,断没有反清复明之说,但若是被查出来了,到底也是一桩心病。更何况,陷害二字,并不是因为胤禛是大清皇子,而有丝毫的懈怠的,有心之人同样可以拿着反书说事。

比如说,拿着胤禛的不谨慎来打他的脸;比如说,拿着给胤禛荐此书的人十分之有异心的借口,打掉胤禛的左膀右臂。

这世上,无事尚能生是非,若是有事,就越发能搅乱了天去。

卓东来并非是爱书之人,因为皇族之人本就不该有自己的喜好,免得被人发现之后作起文章来。但也不可否认,他欢喜拿着书籍打发时间,所以,即使不去翻阅,也一时间有些花了眼睛。

但他向来极为克制,毕竟一个连喜好都没有的人,又如何克制不住呢,所以在李世民的眼中,卓东来不过是看了那些书架一眼,就把视线回转过来了。

李世民是要与卓东来商议正事的,两人又是在这世界的心中至亲之人,自是不会拐弯抹角,因此他忙不迭的就把自己原先打算要收拾大镖局的事儿说了出来,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就打算听卓东来的打算。

卓东来闻言,低着头沉默了好一会儿,半晌方道:“这大镖局我还有用,若是二哥并不着急在这一时之间的话,且等我一年,可好?”

卓东来素来是个有主意的,李世民既然有心问他的打算,卓东来也不会为了某些试探的可能性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打算来。更何况,这大镖局在卓东来的眼中,确实是很有用的。

倒不是说卓东来没了这大镖局就什么都干不成,可是这大镖局好歹也是他一手创下来的基业,甚至那时候是为了司马超群而这么做,但其中付出的汗水,不是说收就能收回来的。当然,要舍去也不是不可能,但要再建立起另一个大镖局,而且还要有如同现今的权势的话,即使已经有了经验,怕还是要花去个三五七年的时间。

可是,统一江湖的机会就在这一年之中,卓东来实在不想错过。

想到李世民凭着前世翻看的书籍,只会知道大唐的历史,而且还不一定能记得齐全,那就更不可能知道在唐时还有一个大镖局,以及一个叫卓东来的人了,所以卓东来就把自己这个身份所即将要经历的一切斟酌得说了几分,更提起了一统江湖的契机。

李世民对于卓东来从来都是相信的,就如同在前世时,胤礽对于胤禛的信任。即使已经身为帝皇,对皇权极为看重,连着江湖都被他视为己物,但卓东来即然在李世民眼中是不同的,那么便以江湖相赠,又有何不可?

李世民爱慕卓东来,既然爱慕,就该为他打算。李世民有心日后与卓东来同心同德,自然不能让世人认为对方不过是因为相貌俊美,而得以爬上龙床,成了男宠。

如何才能不让世人对着卓东来指指点点?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卓东来的地位可以与李世民比肩。

若是让卓东来在朝堂上做官,那么他永远都会是李世民的臣子,不可能不惹人非议。若是要让卓东来再造一个乱世出来,李世民可不忍心前世不过四力半的四弟事到如今还要劳心劳力。所以,倒不如让卓东来成了武林至尊,即使在旁人眼中不过是一江湖草莾,但到底没人敢得罪了他,不管是因为惧怕他的武力还是旁的原因,总也勉强算得是大善的。

因此,李世民点了点头,笑道:“如你所愿便是了,要知道,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你要做的事情,我阻过你几次?便是有,也不过是因着时也命也之故罢了。”

“二哥放心,我自晓得。”也领你的情。卓东来不知李世民的心思,也与他笑着说了好些话。

大唐时与大清时不同,因着历史中多次有皇后太后专权之事,大清时自是不允女子插手朝政,但大唐时还是国风开放的,虽说尚无女子当官的例子,但也并非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8--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