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任何一个君主的行径。

殷若也不算太寒凉,司家的姑娘赶到,殿下不给休书也得给。

四叔殷辽又来几封信,把司家详细写上。

一等公、镇国公名叫司简,司家世代与曾太后一族交好,司简娶的妻子是曾太后的亲戚。

太后高高在上,亲戚们没有不阿谀的道理。哪怕出于敬奉,也理当的哄太后喜欢。

司夫人与曾太后的关系,算不错的。

殷辽不知道曾太后有个溺爱幼子的习惯,把小儿子梁未身边转悠的女人,包括房中侍候的丫头,都会夸上几句,认为她们有眼光有福气,借这些话表达她对小儿子的重视。殷辽如实写出来,司秋芸是钦定尧王妃。

钦定这话,当然是司家自己说出来的。而太后宫中也没有反对。镇国公深得德被帝的宠信——以殷辽商人的眼光,商人能打听到的消息,这是殷辽的看法。

殷辽同时问到的,司家有重要官职的人不少。也就是尧王殿下想反悔,司家有权反对并且继续争取。

这样的家世,殷若自问可以高枕无忧,只要等到司大姑娘来对殿下发脾气或流眼泪就行。不由得殷若哼起一段俚曲,笑眯眯的想着殿下当时的狼狈。如果殷若当时心情不错,天气顶好,她也愿意骂几句负心薄幸人。

银三的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

“银三又是谁?”

丹城在草原上的缘故,夏天饱受日晒,却也有四面没有阻挡的凉风。司秋芸坐在客栈里吹着风,总算好过一些,却听到当头一棒。

稍后,她的身份占上风。她撇着嘴儿:“我就说吧,殿下哪里看得上金家的女子呢?”

奶娘很不想出远门儿,但她是司秋芸出远门的原因所在,又担心司秋芸见到殿下后腼腆,败给某个狐狸精,把亲事弄丢,她也在这里。

闻言,奶娘不悦地道:“大姑娘不要大意,银三与金家的金三齐名。”

“齐名?也依然是商家女子没身份。”司秋芸嗤之以鼻。

“可她陪着殿下去了卫国。”

司秋芸还是冷淡:“殿下要她带路吧,否则殿下怎么认得去卫国的路?”

奶娘再一次认真的道:“所以她就算攀附上殿下,并且她可没有像姑娘伏低,愿意把以后的孩子交到大姑娘手里。”

“是这样啊,”

司秋芸高贵的脑海里,勉勉强强地愿意正视殷家的银三。回想一下:“当时金家的女子死乞白赖的求到我面前叩头时,送我多少钱来着?”

贴身丫头碧杏收着钱,她回道:“八十万两银票,买大姑娘不反对。”

“那让殷家的女子也送我这么多吧。”司秋芸懒懒地道。

------题外话------

谢谢票票打赏,么么哒

第一百四十五章,王妃是个好位置

来到丹城,司秋芸松一口气。丹城外留守的兵马已不多,但司秋芸看到的大气凛然,远不是花天酒地之居所。

司家名门,司秋芸不会一点儿眼力也没有。如果这是声色场所,她倒有担心。

可这不是。

处处旌旗飘扬不说。空落下来的军营从外面看不出来,威武却可冲云霄。

司秋芸想到母亲说过的话。

任意一个地方。

只要看得出规矩和条理,就不会出大的乱子。

这是司夫人多年治家,与她的fēng_liú国公丈夫共处的心得。女儿的奶娘也能在国公面前扭腰肢,纵然司夫人想为镇国公面上增光彩,说夫妻恩爱卧榻无人,只怕别的人未必肯信。

不如,实话实说的好,也免得出门去让揭穿,落得自己面上尴尬。

在丹城的外面,司秋芸先用眼观瞧。哪怕北市的烦乱——只要不是京城,在司大姑娘眼里,热闹就叫乱。哪怕白虎岭的寂静让她生惧,但是丹城让司秋芸先有好感。

她喜爱丹城古朴外貌的时候,脑海里想的是,这个远门出的,又是为殿下的一片心,等回到京去,看哪个妖精还敢对着自己吹嘘。

只有司大姑娘能吹。

所以,她刻意的流连城墙,出自新奇,都不爱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87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