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不语,笑嗔道:“怎么?不高兴了?还是想家人了?我这样做,可是为了你好,离我越远,你便越安全!而且,皇帝却忌讳的是朋党,咱们都立了功,可以说现在是皇帝眼中的红人。人心难测,有些事还是要防着一手,免得以后被人抓过话柄。无风不起浪,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明白吗?”

一束光芒掠过眸底,冯征些许自责地道:“臣愚钝,王爷真是深谋远虑,臣叹之不及!臣明白了,只是臣真想跟着王爷,多学点为人之道。不知王爷是读了哪位圣人的书?”

“史书,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作镜,可以知得失。总结别人的经验,不犯别人的错,学习别人的对,不贪财,不贪权,才能活得心安理得!去园子里赏月吧!冯兄,记住,男人不能好色,不能好酒,酒色头上一把刀,这是我对你的忠告。你是聪明人,也是正直的人,我希望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在别人面前,之交淡如水,却能心意相通的朋友!”

林辰轻拍了他的手臂,像是长者谆谆告诫。

当然这样告诫他,也是为了自己。

他知道冯征会为她保守密秘,但是不保证,他的酒后失言,这才是她最担心的。

第246章被招回京

“臣谢王爷指教,谢王爷抬爱。”

冯征在心里默念着她的话,凝视着她,只觉得像是看到一位圣人。

不,她是圣女。

岂是他这样的污淖之人敢想的,若起色念,真是罪该万死。

与她站在一起,便是他的福气。

与她为友,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他愿意。

这辈子他愿做她身边的守护者,决不容许,任何人害她、欺她!

他发誓,此志永不变!

“不要这样客气了,走吧!”

林辰理了理这个迂的可爱的人,他感动的眸子里都含泪了吧!

看来,她收服了一个信徒!

她可不是魅惑他,这是她的人格魅力。

一年后,又是桂花飘香之时,京城外一辆马车缓缓而来。

环佩轻推了推孩子,轻唤道:“赞儿,醒醒了,到家了!我们马上要到家了!王爷,皇上急急地叫咱们回来,就为了过中秋,想烧的菜了?咱们在兴州府多好啊?为什么要回来啊?”

林辰紧闭着双眸,斜靠在了车壁上。

兴州一年,的确是她来此过得最舒心的日子。

将兴州府历年的积案,除了几个没有任何线索的无头案,全都清除一遍。

兴修水利,加强治安管理,兴州府一片清明。

那是她的一片天,自己有自主权,皇帝远在京城,没有人质疑她。

多爽的日子啊,非要将她叫回京城。

百姓们听说她调回京了,跪请留下。

看着全城的百姓,她忍不住热泪盈眶。

没想到,她也有百姓跪送的场面。

以至于到现在,都还在脑海里浮现。

并不是觉得自己有多伟大,而是觉得百姓真的太善良了。哪个年代的百姓都一样,只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只要给一点公平,就会将你尊为圣人。

第247章两国要和亲

如果能在兴州再留几年,她一定要将这个贫困之地,变成南泥湾。

马车刚到城门,就听得有人骑笑嚷道:“成叔,我在此恭候多时了,真是望眼欲穿啊!”

环佩轻声道:“王爷,是冯将军来接我们了,赞儿,醒了吧!到家了……”

“有劳冯将军了,王爷在车里坐着呢?”

“好,那咱们回府再说!”

冯征喜上眉楣,终于将她盼回来了。

虽然她也曾回来二趟,他也曾去兴州府找她,不过能为近邻,岂不更好。

林辰探出了头,轻嗔道:“皇上为什么招我回来啊?还这么急?必须三日内赶回来!”

“好事,逐日国派人送来文书,希望与锦宋国友好往来,想与锦宋国和亲。朝臣经过一番舌枪论战的,大多数人同意和亲,以显我大国风度。皇上也同意了,说要让百姓富裕起来,才是正事。皇上说,要建很多个兴州城,让百官都向王爷取经。所以让王爷回来,一来让王爷教教百官,二来过些时候,逐日国的使者就来京城了。公主出嫁,自然要有人送去,几位王爷里,皇上最是信任的,就是王爷你了。皇上说了,让臣跟你一块去,以示锦宋国的国威!”

冯征睨视林辰,脸儿还是偏黑,想必是故意晒的。

不过肌肤嫩滑,五冠精致,微蹙的眉头更显几分的气势与精练。

不是他一人佩服,是朝中大臣个个自叹不如。

兴州城短短一年,从一个吃不饱饭的贫困之地,变成了绿树成荫,水利便利,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之地。

那些乡绅开始连连告状,后来才发现,对自己也有好处,便再也无人上京告状了。

百姓地田地里获得收成越多,他们得到的好处也越多。

他们的田租是按每亩三成来提取,与农户共担风险。

往前百姓没有收成,就是提十成也是空话。

第248章皇恩难消

皇帝先是派大臣私访兴州,大臣回禀那是太平盛世,路不拾昧,夜不关门。

因为城里有小王爷,神空广大,伸手必被捉。

林辰甩下了小窗帘,听了冯征的话,烦恼至极。

不说是公主和亲吗?

为何让她去?

她千躲万避的,结果还是选中了她。

逐日国的使臣若是见


状态提示:第 14 部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