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邵奶奶还给我做了棉衣,我也想去谢谢她。行不?”说着,眼睛还诚恳地望着方院长,看得方院长心软了:“去吧。哎,先认一认你的铺,被褥等你回来再领。”

越宁笑着躬一躬身:“谢谢院长。”

乖得方院长心里直冒糖水。大的社会环境之下,福利院里健康端正的女孩子多,男孩子只要是正常的,很容易被领养走,留下的男孩子里,残疾的、丑的、性格有问题的要比女孩子多得多。一见这么个斯文漂亮又懂礼貌的乖巧小少年,方院长眼里心里都暖得要命,还不忘安抚:“他的户口啊、学籍啊,我这里给办着,以后就落在这里了,放心吧。也是城镇户口。”

直到这个时候,城镇户口还是比农村户口稀罕,方院长这么讲,也有安慰的意思。

越宁低下头,小胡老师代他道了声谢,小何医生全程围观,竟没能在爱心爆棚的女士面前抢到一个发言的机会。只得慢了两步,落在后面向方院长咨询了一点收养条件和手续的问题。

越宁根本没什么行李,棉衣穿在身上,住院时的洗漱用品小胡老师也没要,光秃秃一个人跟着小胡老师到了她的家里。

小胡老师的父母留给她的房子在近郊,三间平房,一个比较大的院子。越宁先被带到了这里,休息一晚,第二天再跟着小胡老师去镇上。小何医生托福,以送人为名头一回到了小胡老师的家里,一看,屋子已经很旧了,但是收拾得很干净,被褥也是新的,水电都有。

趁小胡老师烧水的功夫,他又跟越宁聊上了:“从福利院里收养,可不受什么《收养法》限制。”

“我知道,不过,我超十岁了。”越宁毕竟躺了这么多天,今天这一折腾,有点累,寻摸张椅子坐了下来。

“嗯?”

“我不愿意,谁也收养不了我。你们就甭操心了。”

小何医生他觉得自己最近这心情,尤其是对越宁的评价,跟过山车似的忽上忽下十八转,自己都快要成神经病了。如今能够确认越宁是个好孩子,他不会再来回变幻着心情,也是放下心来。对越宁的好感也确定了下来。不由关切地问道:“为什么?”

越宁不想跟他讲太多,只好含糊地提了一句:“带个拖油瓶,老师还怎么结婚?收了就要好好养,会降低她生活质量的。”

小何医生终于确定,这是一个心智极端成熟的孩子,绝不能当一般傻小子一样看待。这样的孩子,他倒放心小胡老师多接触了,用商量的口气说:“我问过方院长了,有没有别的办法。你知不知道,以前福利院还有一种办法?”

“嗯?”这个越宁还没听说过。

“以前,福利院人手不够,照顾不过来的时候,会把一部分儿童放到愿意照顾的人家里寄养一段时间。不是收养,你人还算福利院的,但是不住在那里,福利院还会承担你一部分生活费用,但是你生活会自由一些。这样我们都放心。现在规范了,拨款也足了,这种事就很少了。不过你情况特殊,我可以开个证明,证明你需要熟悉的人照顾你的情绪。”【1】越宁奇怪地问道:“这不是自欺欺人么?不过是少了个收养的名头,胡老师的责任感可没那么弱,她还是要操心的。”

“你是个省心的孩子嘛,还有啊,你以为你不要她照顾,她就不再为你操心了?”小何医生开始充老人家了,也觉得添了越宁一个人,对小胡老师生活的影响并不大,换个不着四六的孩子,他肯定要反对,“再说了,福利院能保证你吃饱穿暖上学,再多,可就没有了。你看,你想一直穿着救济衣服么?铅笔盒上说不定都印着xxx厂捐。想考个好大学吧,当看课本是不够的,得有课外辅导书吧?还有啊,福利院可不一定供你读高中,义务教育只到初中毕业啊。”

越宁皱皱眉毛:“我有赔偿金,够交学费了。正常读下去,我高中毕业还没成年呢。”

小何医生乐了,终于发现越宁还是个小朋友的地方了,口气也轻快了起来:“小朋友,你那两千块够读高中么?”

越宁愣住了,只听小何医生说:“一学期两、三百呢,我想想,我们院老胡他儿子高三学费多少来着,两百八?哦,为了备高考,周末、假期,学校组织补课的啊,还要另交补课费。就算这些给你免了,你这些钱,三年下来买的词典啊、书啊,也不知道够不够……”

咔嚓!越宁终于被雷劈中了。

【这么贵?!这不科学!】

作者有话要说:  《收养法》只对异性收养未成年女性作出年龄差的要求,反之是没有要求哒(我已经脑补出梗了)。92年的《收养法》要求收养人年满35周岁,后来修正案改成30。只能收养一个儿童,而且夫妇必须无子女。但是,如果是从福利院里收养,除了男子收养女童要差四十周岁之外,其他的要求就不需要了。有兴趣的亲可以去查阅一下。

【1】这是一种权变的制度,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

记得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个电影,讲的就是一个母亲难产死掉的残疾婴儿被父亲给扔福利院门口了。就是通过这种权变的办法,给一个好心的妈妈带回去照顾,其实并没有确定法律上的收养关系。后来生父发了财,想要回孩子,但是儿子不想回去,生父帮忙办的领养证。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就是九十年代的电影,讲山西还是哪里的。当时是学校组织看的,但凡学校


状态提示:第18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