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远胜一切!”

白莲宗弟子死战尽没,而弥勒宗弟子却坐视不理原本说不过去,可朱元璋提起明教存亡,这场面却也圆了过去。徐达与常遇春也心知他们此次带来的弥勒弟子不过是普通士卒,便是敌得过华山民壮也难敌六大派高手,离开鹰嘴崖天险救援白莲宗,只怕是徒自送死。

却是宋青书对白莲宗忠心耿耿,见朱元璋等不愿出兵,当即扑上前抱住朱元璋的双腿哭道:“求将军大发慈悲!救救我白莲宗弟子!求将军大发慈悲!”

徐达与常遇春见宋青书这般身手敏捷已是一惊,不等他们上前拉开两人,只见宋青书已忽然跃至朱元璋身后,左手摁住他背后几个大穴,右手则拿了一把匕首抵在他的颈项之上,柔声道:“还是请朱将军尽早出兵为善!”此时他的脸上哪里还看得到一分狼狈、半滴泪痕?

“来人!”汤和一声惊呼。

话未说完,温知行已然飞身闪至他身侧,一记手刀劈晕了他。至于徐达与常遇春,此时也已被莫声谷等人点了穴道。

朱元璋惊魂甫定,缓缓出声发问:“鲜于通?”

“好说!”宋青书笑眯眯地回道,“鲜于通正是家师,在下华山派钱公明!”

宋青书话音刚落,吴燕山已然喷出笑来,提醒他:“宋师兄,七师叔还在这呢!”又转脸对朱元璋傲然道,“鲜于通算什么东西?我等乃是武当派的弟子!”

朱元璋面色一变,又镇定了下来,只道:“久仰武当派威名,诸位有何指教?”

宋青书见朱元璋虽相貌丑陋,却洞察大局行事果决临危不惧,对他亦有几分敬佩。他与朱元璋一交手便知此人不懂武功,干脆放开了他,只道:“请朱将军将把守东西两崖的弥勒宗弟子调往崖间山道。”

徐达与常遇春勃然变色,同声大叫:“痴心妄想!”

“稍安勿躁!”宋青书却笑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武当亦无屠戮之心。只要弥勒宗弟子弃械投降,在下以性命担保不伤弥勒宗弟子一人。可若是诸位执迷不悟……”神色忽然转厉,“我也只好先杀了诸位!介时弥勒宗上下群龙无首,两军对阵也有几分便利。”

朱元璋听宋青书这般言辞,心头顿时一阵清明,当下言道:“攻下落日崖的不是鲜于通,是你!”

宋青书也不推辞,只道:“在下武当宋青书。”

他的话音刚落,原本被汤和安排在帐外歇息的武当弟子与民壮全闯了进来,为首的一人正是王铁山。他拎着还滴着血的长刀向宋青书行礼道:“宋少侠,全料理干净了!不听话的也都捆好了!”

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人一听王铁山汇报便知大势已去。弥勒宗弟子此次带来的弟子不多,大都被朱元璋派给了徐达和常遇春把守东西两崖,这主帐之外一共才百余人。而徐达与常遇春接到汤和的消息来见朱元璋,也只带来了几个亲兵。如今被宋青书有心算无心,这百余人竟是被一网打尽!

宋青书微微点头,又向朱元璋问道:“朱将军,想好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上辈子宋青书跟莫声谷都死地早,不知道朱元璋将来是要当皇帝的!

当然,武林中人,就算是知道他是皇帝也同样敢与帝王平起平坐!o(n_n)o~

第54章 火烧天门崖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朱元璋还能说“不好”吗?当下老老实实地道:“我这便写封手令,还望宋少侠当真慈悲为怀!”

宋青书也不防他,任由他走到几案之后,铺开笔墨写了一封调兵的手令。朱元璋却是知情识趣,写完手令也不用宋青书暗示就先递了过来给他过目。

宋青书拿过那封手令一看,心头浮起的第一个念头是:字真丑!再看内容,内容半文半白,写地倒是明白,让东西两崖的守军将士卒调往崖间山道,有要事相商。这山崖的“崖”还写成了牙齿的“牙”。若不是事关重大,宋青书简直想亲自帮朱元璋重写这封手令。宋青书将这封手令翻来覆去地看了两遍,忽然言道:“听闻朱将军原在皇觉寺出家,如何又入了明教?”

朱元璋不明宋青书为何突然有此一问,只道:“咱们汉人受胡奴欺压,受了一辈子的肮脏气,弄到连苦饭也没一口吃,这样的日子,如何再过得下去?我与弟兄们入得明教为的是要杀鞑子,宋少侠既是名门正派,为何还要来打我们?”

莫声谷闻言面上一阵愧色又是一阵恨意,宋青书却是充耳不闻,只轻声道:“原来朱将军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想来这弥勒宗的弟子大都如朱将军一般?”

“若不是鞑子把咱们逼地没了活路,谁愿意舍命造反?”徐达恨声道,“宋少侠以为人人皆如你们武当弟子一般吃饱喝足无所事事,便要来行侠仗义吗?也不知你们行的是什么侠仗的是谁的义?”


状态提示:第46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