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降越低,仅一层夹袄已经无法抵御寒冷。

人流也从此刻开始逐渐减少,并非都回家了,而是逛一会儿就会找个地方吃喝取暖。此时无论酒楼、茶肆,或是街边卖热食的地方都已客满,找不到位子的也会借由进屋暖和暖和。店家在这个时候多数不会赶客,是以大多店铺均已无立足之地。

陈青在茶肆呆了半个时辰早就缓过劲来,此刻正沿着路边瞧看那些灯谜。之前光顾着看热闹,倒是不曾留意这些,此时看来倒觉妙趣横生。

有字画谜面,也有文字谜面。猜字的有,猜物的也有,花鸟鱼虫各式各样的谜底五花八门,从最简单的一字谜面到一首小诗千奇百怪。只从这些谜面也能看出此朝代的人类智慧已经达到全面发展,并不下于后世所研究的那些前朝名人古句。

一路观来,有些已经被解出谜底,有的则仍未被猜出。陈青顺手将一个谜底写上,又沿途研究下一个谜面。

古文是陈青的短板,是以只略微研究就找简单的解答,一路破解下来却也不觉无趣,反而激起了求胜欲,自己跟自己较劲也别有一番趣味。

“画中人?”陈青默念一遍,略微思索便提笔在灯笼下挂着的白纸上写下一个“佃”字。书生学子大多都在后面缀上字号,或是盖上彰显身份的印章,陈青也入乡随俗写下一个青字,再在青的外侧描上一个圈。

街道两侧的谜面大多是给游玩赏灯的百姓准备,书生学子不屑参与解答,最多是自己写上一副谜面,等人破解。

陈青见到一个书生为图新颖自己写了一段打油诗做谜面,还预备了半两碎银做彩头,若解答之人答错了需交一个铜板累积在彩头里。据人说已经累加到7钱,一个铜板答一次,2钱就是200次。

陈青看过一遍,无奈放弃。他古文有看没有懂,只知大略含义却无法真正理解,就算一个铜板再便宜,他也不会浪费铜钱在无解的谜面上。参与答题的大多都是瞎蒙,反正只一个铜板,万一蒙对了还能换到7钱银子。存有这种侥幸心理的人大有人在,是以只这一会儿功夫便又有几人上前猜谜。

陈青暗想,这倒是个敛财的机会,可惜他不会出题,之前那些他能猜出来,就证明都不是难题,写出来也白搭,还要倒添彩头。

一路研究破解,不知不觉间竟也答出不下20道灯谜。毕竟陈青还是有点文化底子的,尤其对于猜字颇有心得。

“远看一朵花,近看一脸麻?噗哈……这不向日葵吗?这个我最拿手”陈青摇着头提笔写上谜底。


状态提示:第89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