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包网 > 重生耽美 > 桓容 > 第371节

这些都是小事,问题在于,他发现自己手下没有“将才”。

刘牢之暂时不用想,典魁、钱实和许超尚需成长,冲锋陷阵可以,带兵总是差了一截。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捡漏压根来不及。

桓容十分清楚,向秦璟开口要人同样冒险。但对方有求于他,机会稍纵即逝,容不得多做犹豫。

“容弟不担心我借机安插人手?”

桓容摇了摇头,道:“秦兄的部曲就在我帐下。”

他没说什么“彼此友好、不用担心”之言,这样的话只能骗一骗三岁小儿。

提出秦雷等人,不过是向秦璟表明,短期之内,双方有利益牵扯,应该不会-爆-发太大的冲-突。长期的事不能保证,但在秦氏统一北方之前,这个可能性很低。

在此前提下,即便秦璟-安-插-人手,风险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退一万步,人都摆在明面上,贾秉钟琳也不是摆设,总能提前做出防备。典魁等人可以借机偷师,借助对方的经验,亲自打造出一支强军。

防人之心不可无。

桓容不傻,只想学习经验,没打算让秦璟的人接触“核心”。不然的话,万一将来开战,自己哪里还有胜算。

彼此始终友好,不发生任何冲-突?

不管旁人信不信,总之桓容不信。

这番话很实际,秦璟不觉掀起嘴角,对桓容又有了新的认识。

“容弟要多少人?”

“此事不急。”桓容没有急着报价,而是道,“武车不是一两日可以制成,秦兄可先随我入城,就此慢慢商议。并且……”

“并且?”秦璟挑眉。

“秦兄只要武车?”桓容微笑道,“我手中还有攻城利器,秦兄可感兴趣?”

桓容不是脑袋发热,为钱为人不要命。

计划出售的武器都是“初级产品”和“练手之作”,在公输长看来都属于“残次级别”,留在手中也是落灰,不如用来换取好处。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手握飞机坦克大炮,卖出去百八十万□□都不是事。哪天双方对战,照样能一下轰死,连点渣都不剩。

坑人?

桓容耸耸肩膀,这叫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再者说,以秦兄的财大气粗,应该不会在乎这点损失的……吧?

☆、第120章

车驾回到城内,堵在城门前的队伍渐渐疏散。

应征的村民和流民纷纷涌向城北,盼着能应征成为州兵。

村民希望能多挣得几斗谷粮,熬过每年青黄不接的时日。流民则要借此入籍,带着逃难的家人安顿下来。

然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怀有同一个念头,不惜自家性命,也要为子孙后代寻得一条晋身之路。

北城的军营前人头攒动,十几张木桌一字排开,每张桌后都坐在一个文吏。文吏面前摆着成摞名册,名册旁有笔墨、水盏等之物。

“莫要拥挤!”

私兵和新征的州兵在队伍中维持秩序,疏导众人列成长队。如有不听劝诫的,立刻被拉出来站到一边。若是屡教不改,直接驱逐出城。

凡是刻意捣乱的,城外的卢悚等人就是前车之鉴。

文吏驾轻就熟,逐个记录应征之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擅长的兵器。遇到特别雄壮之人,还要另外做出备注。

“某家魏起,祖籍义阳,年二十有四,能举百斤大石。”

队伍的两侧被辟为临时校场,左侧摆着大小不一的石磨,均被打磨得十分光滑,最小的也有十几斤,大的直接超过百斤。右侧是三排武器架,刀-枪-剑-戟应有尽有,最显眼的是三张强弓,是由公输长和相里兄弟联手制造,可谓千金难求。

魏起被带到左侧,逐个试过磨盘重量,随着一声大喝,将最-大的磨盘高高举起,脸不红气不喘,明显尚有余力。

“好!”众人齐声叫好。

文吏提笔饱蘸墨汁,在魏起的名后记录下“有膂力,能举百斤”的字样。

在魏起之后,接连有十余人走进校场,可惜都没能达到魏起的高度。然就膂力而言,业已超出寻常范畴,可纳入征兵名册。

“某家马良,扶风茂陵人,三十有一,擅用长矛。”

“某家周延,祖籍茂陵,本为山中猎户,善使弓箭。”

“某家姜仪,祖籍天水冀县,可用长-枪。”

文吏逐一记录,众人陆续被带往校场,当面选择趁手的兵器,和候在场内的盐渎私兵对战。

马良手握长矛,对战一伍私兵不落下风,最后将三人掀翻,取得一场大胜。

周延能开强弓,箭-箭-射中靶心,有百步穿杨之能。

姜仪的枪-法十分独到,私兵均不是对手。秦雷等人看得技痒,放弃在一旁观战,直接选了兵器下场。

一场打下来,双方都是酣畅淋漓,从没有过的痛快。

“好!”


状态提示:第371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