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打断了她:“那那些归隐的人呢?怎么江湖中归隐的人都跑到你这个村子来了?”

阿瑛的声音一顿,如之前一般选择了沉默。

有人指责宛枷:“人家说那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你怎么还强求人家?”

宛枷却望向斐仪,问他:“现在判定成功了吗?”

斐仪一愣,摇了摇头:“没有。”

宛枷点了点头,走到了阿瑛面前:“你不愿意说,没关系。”然后对着时非尘开口:“如果我没有记错,今天来这里最早的,是洛澄和易樊花二人吧。”

时非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显然是猜到了宛枷的意思。

“我看天色还早,易樊花已经不在,今天就请时阙先生讲讲洛澄公子的故事吧。”

时阙望了眼时非尘,时非尘装模作样地点了点头,没有人注意到时阙意味深长的一笑,然后洛澄与阿瑛相遇之后的故事揭开了序幕。

作为第一个到达东源村的人,洛澄是第一个发现不对的。

先是土地,完全看不到经历了三年干旱的影子,反倒是草木生长极其旺盛,其次是人。

初来村子的时候,明明村里已经一个人也没有了,这样的村子根本不可能吸引别人过来。

可来的人却不少。

他虽归隐,但江湖中的消息却是没断,一年以来,江湖中有多少人归隐,相对应的就有多少人来了这个村子。

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定是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那些归隐的人前来,可作为一年前江湖中传得浩浩荡荡的盛家秘籍所有者,竟没有一个人来找他的麻烦,这不正常。

他先是怀疑这些人在麻痹他的神经,等他不再警惕他们的时候就出手夺走他手中所谓的秘籍,可心中总有那么一丝不确定。

他一直按捺着,直到有一天,王伏风也来到了村里。秘籍之事本就是他和王伏风合手编造的,他清楚王伏风是不可能为秘籍而来的,因此他第一个去找了王伏风,然而获得的回答却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王伏风说:“我是有了归隐这个念头之后,走着走着就来到了这里的,正好江湖中也流传着东源村是个归隐的好去处这个传闻,我就留在了这里。”

他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传闻,可问了村子里每一个人,他们都这么说。

——说东源村是个归隐的好去处。

洛澄想了想,便去找了阿瑛,说他想给东源村改个名字。

阿瑛自是不解地问他原因,而他的回答如往常一般令阿瑛很是感动。

他说:“这里已经大变样了,与你经历的过去已经完全不同了,只有名字没变,所以我想把东源村这个名字换了,这样你就算是和过去完全没有关系了。”

阿瑛擦了擦因感动而流下的泪水,问他:“那叫什么名字好?”

他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便随意道:“就叫桃源村好了,世外桃源,说的不就是我们这里吗?”

阿瑛开心地点了点头,第二天,村头那块刻着“东源”二字的大石头上的字变成了“桃源”,可村中却没有一个人察觉不对。

洛澄再次找到王伏风询问,得到的答案却是:“这里本来就叫桃源村啊。”

再用先前同样的问题去询问村民,问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问他们听到了什么传闻,然而得到的答案却不出他所料。

——他们说,桃源村是个归隐的好去处。

洛澄终于知道,自己遇上的是什么了。

这个村子,不管改成什么名字,都在遂着阿瑛的意,吸引着想要归隐的人们,而原因,只是因为阿瑛觉得村子里面需要有人罢了,选择的对象,也是以他为基础,有着和他一样想法的人们。

有武功基础,就可以保证基本生存,不会寄希望于山神。厌恶江湖中的纷纷扰扰,就不会随意惹事,惹得人心浮躁。甘于平淡,就不会有人去调查东源村的背景,调查阿瑛背后的真相。

这样的村民,是最适合这个现在名叫桃源村的村子的村民。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洛澄犹豫了。

他还记得,阿瑛曾同他说过,他是村里武艺最高的,是村子的守护者,使得外人无法入侵,都是因为他,村民们才能够有安静祥和的生活。

他很开心,他曾被称为剑侠,可所有人称赞的都是他的剑有多么利,却从没有人称赞过他的品格,明明在获得那把剑之后,他帮助了很多人,而现在,第一次有人同他说,村子里的村民需要他,需要他的守护。

这曾是他的梦想,从他拿起剑的那一天起,从他告别被鬼怪缠身体质的那一天起,他的心中就生出了一个梦想。

他想要获得人们的认可,想要人们认可他的正直的本心。

可现在,他的本心告诉他,眼前的美好都是虚幻的,让村民们沉浸在这样的虚假之中不符合他的本心。

他的愿望,第一次与他的本心相违背。

于是他的内心迷茫了,他的剑也钝了,接着在多年后的一天,不该出现在村子里的人出现了。

第一个出现的是商人,见到商人的第一眼,洛澄就明白,自己没有完成作为守护者的任务,因为他确信,商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在这个村子里的。

可他认识这个商人,这是送他利剑的商人,商人来历成迷,他的内心深处在恐惧着商人。

所以他没有把商人从村子里赶出去,而是一个人躲到了山里,临行之前,他


状态提示:第87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