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包网 > 古代耽美 > 大唐第一公主 > 第21节
来,宫人们狼狈退回内殿,“大家,常乐大长公主非要闯进来,奴等拦不住……”

李治淡淡道:“无妨,让姑母进来说话。”

少倾,一个头簪金步摇,身穿赭红色小团花广袖对襟上襦,十二破间色裙,肩披织金穿枝花彩帛的妇人疾步踏进内殿,“九郎,你到底要放纵武媚到几时?!”

妇人修眉俊眼,尖下巴,薄嘴唇,眉眼凌厉,气势凌人,赫然正是李治的姑母,常乐大长公主。

李治吩咐宫人煎茶。

“我不吃茶。”常乐大长公主走到李治身旁,一扫袍袖,屈身坐下,“魏国夫人是你亲口册封的命妇,武惟良和武怀运是堂堂刺史,武媚因一己之私,不分青红皂白,连杀三人,九郎竟连问都不问一声吗?”

她一脸沉痛:“你是我李氏儿郎,怎么如此懦弱,坐视妖妇胡作非为?”

宫人冷汗涔涔,掰碎茶饼的时候,手腕抖得很厉害。

李治被姑母当着宫人的面训斥,神情仍旧淡然,“皇后行事有分寸。”

“有分寸?”常乐大长公主冷笑,“长孙家,褚家,高家,王家,上官家,哪一个不是我大唐的肱骨栋梁?武媚造就的一桩桩冤案,九郎全都忘了?”

宫人心头大骇,银匙子敲在金盘上,发出一声脆响。

李治轻叹一口气,瞥一眼宫人。

宫人放下筛子,垂泪稽首,“陛下恕罪。”

李治挥挥手,“都退下吧。”

“九郎是怕我说的话传到武媚耳朵里吗?”常乐大长公主抬起下巴,“你怕武媚,我不怕。她若是连我都敢杀,谁还能拦得住她?九郎不如干脆把大唐江山拱手送给她好了。”

李治沉默片刻,轻咳两声,忽然低笑起来,“姑母,上官家也就罢了,长孙家为什么会获罪,你真的不明白?”

作者有话要说:

对了,小十七和蛋蛋现阶段还属于温馨的亲情~

下一章揭露小十七到底长得像谁~

第20章

常乐大长公主哑口无言。

长孙皇后睿智通达, 怕长孙家仗着外戚之势得意忘形, 乐极生悲,生前曾多次替兄长长孙无忌恳辞机要职位。临终前还谆谆劝导长孙无忌,要家人恪守本分, 莫要忘了两汉时的外戚之祸。

长孙皇后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在她逝世后, 尤其是太宗晚年时期,长孙无忌还是大权在握,逐渐掌控朝堂。

他深知几个外甥的性格, 趁李世民为立太子而举棋不定时, 屡次谏言,一手把秉性柔弱的李治推上太子之位。

长孙无忌可不是真的想保下几个外甥,他推举年幼的李治,大半出于私心:李治性情柔弱,是最合适的傀儡人选。

李治当政的头几年,根本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 不论是他的后宫, 还是前朝,全被长孙无忌把控。

李治到底是李世民亲自养大的儿子,暂且忍气吞声,老老实实当了几年摆设。私底下却早已经开始谋划怎么扳倒自己的亲舅舅。

长孙无忌是大功臣,但是他老来狂妄,忘了长孙皇后的警告,一次次越界。他被权势迷花了眼, 再不是那个在太宗李世民面前谨小慎微的良臣。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李治身为帝王,不可能一再容忍长孙无忌的冒犯。而且以长孙家为首的关陇贵族体系,始终是他的心腹大患。

隋朝是怎么代周自立的?

就连大唐,也和隋朝脱不开关系,朝中大半臣属,都是隋朝旧臣。

李唐皇室,也是隋朝的外戚之一,李渊和杨广是姨表兄弟。


状态提示:第21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