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包网 > 古代耽美 > 长嫡 > 第349节
不出声了。

观风殿主殿之中,大祝氏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了。

她没想到崔贵妃尸骨未寒,傅明华便打了这样的主意。

她抿紧着嘴唇,忍了心中的怒火。

若崔贵妃仍然在世,自己这个母亲出面,她还能不记得将她养育长大的崔氏,她长大的青河故土?

时至今日,傅明华又怎么敢留她在洛阳,使她在皇帝眼皮子下,不使她回去呢?

皇上才刚登基,崔贵妃才刚去几天,傅明华便敢这样做,长此以往,岂非崔氏的人都要遭其羞辱?

一旁小祝氏看了她一眼,她勉强笑了笑,一连深呼了好几口气,傅明华出来时,大祝氏的脸色才缓和了许多。

“久候了。”

傅明华由碧蓝扶着坐下了,笑着说道。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不意

谢、崔二氏的人早早起身迎接,听了这话便福礼:“哪里。”

“我近来也时常梦到太后,想她昔日音容。”傅明华叹了口气,一句话说得大祝氏及崔氏一干人等冷汗涔涔。

经过刚刚傅明华要强留大祝氏所说的话,崔家的人此时已经回过味儿来了,与她谈及早逝的崔贵妃,怕是于己没有丝毫好处。

“太后曾说,崔家教女极严,礼仪规矩,都是我大唐楷模。”

大祝氏听她如此夸奖,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急急忙忙便要开口:“娘娘太……”

“我昔日也曾见过十二表妹,如今又见三位表妹,礼仪出众,年纪小小,规矩却不出半分差错。”傅明华像是没听到大祝氏的话一般,含着笑意打量了崔氏三位小娘子几眼。

她目光之下,崔家的人浑身紧绷,各个如临大敌似的。

“哪能得娘娘如此夸赞,若说天下楷模,必定以娘娘为先。”

大祝氏勉强笑道,傅明华便抿了抿唇,温声的问:“十五娘可曾订下婚事了?”

一句话使得大祝氏眉梢紧紧一皱,傅明华接着又道:“义兴王府杜老相公深得太祖看重,建元年时便任中书令至今,德高望重,我曾听说,他的府中有嫡孙……”

大祝氏只觉得汗流颊背,将内里的贴身衣裳都浸s,h.i了。

此时的她心中惊怒交加,没想到傅明华会如此说。

燕追登基为帝,後宫里却没有崔氏女。

新皇身体里都流着崔氏的一半血,自然此次大祝氏领了三个小娘子进洛阳,是有些想法的。

当日大谢氏腹中所出的崔十娘不受崔贵妃所接纳,说拒便拒了。

后来又精心养了崔十二娘,燕追仍是不喜欢,回头便将十二娘另外嫁了人。

如今十五娘几人都不差,容貌明艳,乃是崔氏竭心尽力培养所出。

可傅明华话中意思,却像是因为杜玄臻为大唐鞠躬尽瘁,而拿崔氏的女儿赐婚似的。

摆明就是使崔家为他人做嫁衣裳,大祝氏又怎么肯呢?

更何况四姓向来不与外人结亲,哪怕联姻,必也有所求。

可是杜家空有义兴王府封赐,可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杜玄臻之父杜正已经是耄耋之年,若他一去,爵位落至杜玄臻身上时,便降一等,食邑也少些了。

杜玄臻当年入朝为官,权势是大。

但崔氏的人并不看重这个。

崔家念书的人不少,只是崔氏子弟不屑于在此时入朝为官罢了。

中书令虽官拜三品,但在青河的人眼中,实则底蕴太低,配不上崔氏的。

尤其是杜玄臻如今年纪老迈,一朝天子一朝臣,燕追登基之后,已经不大重用他了,将来的杜氏一门,最多也不过就是富贵闲人罢了,入朝为官,又能官至几品呢?

让崔家精心养育的小娘子嫁进义兴王府,大祝氏又怎么甘心呢?

她对于傅明华提出这样的建议,心中当真是又惊又恼的,连忙便起身跪了下去:“求娘娘收回成命。”

大祝氏低垂下头,忍气吞声:

“不瞒您所说,十五娘几人早就已经与江洲定下了亲事,此次领入洛阳,只是因为她们几人贪玩好耍,惦记着洛阳,想见娘娘一面,又想拜祭太后罢了。”


状态提示:第349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