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菲想利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为自己的手工刺绣品找个代销点。虽然出国家父母给自己准备了一些钱,但是以后的费用,余晓菲不想再向家里要。

马丁森夫人得知余晓菲的想法后,非常支持,便帮着一起找经销点。

中国的传统的刺绣还是很有市场的,经过多方面考查,余晓菲和一家设在中国城的手工专卖店签订的代销协议——每月提供一定数量的绣品,卖出后店里收取一定的代销费。如有特殊要求,也可以订做,比如:双面绣、肖像绣。

手工店的老板是一位华裔中年妇女,少年时随父母来到美国定居。看到余晓菲准备代卖绣品,很是喜欢,直觉上认为这种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很有民族特色的产品会有很好的销售人群。又建议余晓菲可以结合现代人的喜好,在一些比较有市场的物品上,加上传统刺绣,比如——娃娃。

听了老板的建议,余晓菲专门做了一对很有中国特色的娃娃——男娃娃穿着红色的绣花肚兜,抱着一条锦鲤,鱼的鳞片用金色的丝线绣成;女娃娃穿着翠绿色的绣花小衣,怀里是一个大大的桃子。这对娃娃刚刚放到代销店,就卖了出去,并且还收到了再做几个的订单。余晓菲把钱放到自己里,小心的放到枕头下面,这是自己挣到的第一笔钱,以后还要努力!

找好了代销商,并有了第一次销售,余晓菲放松了不少。便将大部分力放在功课的温习上。美国的教学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能更好的在美国高中学习,余晓菲将美国初中的内容学习了一遍。

店里的绣品很快就卖完了,余晓菲又做了几对娃娃和小型的绣品放到店里卖,然后又接了一个肖像绣的单子。

订单是一位老先生下的,想让余晓菲按一个年经女子的照片,绣一个肖像。

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去过中国,并与一位中国少女相识、相恋。不过可惜的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分开。最后独自一人回到祖国。

回国后,老先生按长辈的意思与一位家世相当的女子结了婚。虽然现在已经是儿孙满堂,却怎么也忘不了少女的身影。

那位少女也是南方人,分手时送给老先生一块自己绣的手帕。几十年来,一直被珍藏着。

不过由于保管不当,绣帕已经有些损坏,老先生偶然间看到了店里代卖的绣品,便想到把绣帕修补一下。

余晓菲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将损坏的地方用丝线补好,并把绣帕放入一个小巧的木制框架中,以便更好的保存。

老先生收到修好的绣帕,激动的说不出话,又请余晓菲绣一幅中国少女的肖像,希望能将心中的爱恋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保留下来。

接到订单后,余晓菲忙碌了起来。肖像秀和普通的刺绣不同,需要多种针法巧妙相结合。绣肖像的时候,余小菲就做不到直接在布料上刺绣了。需先将绣料上好绷架,然后用笔勾描绣品。如果和原稿同样大小,照样上稿即可,如果绣品尺寸要比照片大,则先将照片放大,然后再按照片放大后的纸稿上稿。绣的顺序也有严格的要求。绣头部应该先绣眼睛,然后鼻子,再绣眉毛。额头和嘴,后绣脸部、耳朵、头发以及颈部。头部的色彩及其复杂,各人肤色不同,所以配的线色彩也不能固定,必须据所绣制的对象而用线。对于手足、衣服、背景和光线的要求也是异常的严格。想要将人物绣出真实感,即使是一头发也要注意梳理的方向、发际发稍的参差程度以及光线照的角度等等……

老先生提供的照片年代久远,色彩泛黄,画面也没那么清晰。加之照片尺寸过小,想要绘制在绣布上就没那么容易了。

余晓菲先是按照片的大小,将人物绘制在稿纸上,慢慢将色彩恢复。然后再按比例放大,仔细的将人物描绘至一张与老先生要求的尺寸一样大小的画纸上,小心的将模糊不清的地方补全,并参照当时的人物着装,为少女穿上了一套富有民国特色的淡雅旗袍。


状态提示:10苏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