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包网 > 古代耽美 > 核武皇帝 > 238章 帝国风
央政府的实力,帝国还在继续推动基础设施的大建设,疏通水利,修建港口和铁路。推动城市的电气化,扶持家电产业和批产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渐变得重要。

宋皇帝对于美式的消费主张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在民间的分期付款形式渐渐增多的同时出台新的《信贷法》,准许分期付款在帝国的合法化,同时也做了更多的限制。

帝国在震旦、上海、香港的三个股市及期货市诚并成中国联合证券交易所、中国联合期货交易所。帝国的金融变得更为强大,远东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南洋银行、江南银行、中国联合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上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国际信托银行都成为了全国的大银行,新成立的中国银行同样来势汹汹。

远东系的成功对于中华帝国的商业史有着非常突出的影响力,帝国内部的财团逐渐成形,远东财团、江南财团、南洋财团、粤商财团、晋商财团、徽商财团、湖广财团都逐渐兴起,虽然缺乏那种卓越的第一流的财阀领袖,地方商帮抱团对抗远东系、江南系的努力,使得全国的大企业逐渐成型,传统的商帮商会慢慢过渡,向着联合控股集合称为大财团的趋势愈发明显。本地中小商人、企业家则依赖在地域的财团之下,围绕着各家银行抱团发展,形成了中国商业的特色。

随着一战各省持有的省立银行逐步转变为财团的私有银行,这一趋势就变得更为明显,有好处。也有坏处,利弊是很难衡量的,但至少在大工业化的历史潮流中,商人们只能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虽然金融业和证券业发展迅猛,帝国仍然维持着严格的金融和证券市赤管制度,并在欧阳赓内阁中将发钞权收回到央行。

不同的历史就有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历史。

帝国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发展出不同于历史的新篇章。对于一个世纪后的共和国子民们而言,这是一个异常陌生的国家,虽然没有人愿意承担,但这个时代的帝国在某种上更像是同时期的日本和后来的香港,只是更加繁荣和庞大。

当你乘坐着火车行走共和国的大陆上,你是否会厌烦这个国家千篇一律的毫无审美情趣和国家文化特色的乡镇建筑?

你是会回怀念民国的建筑。

宋彪是深有此感。


状态提示:238章 帝国风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