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包网 > 重生耽美 > 儒道至圣 > _分节阅读_520
词。都是上佳,犹如千锤百炼一般。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天才吧。”

“第二句……似乎不妙啊,我们听北风、见雪纷纷。可哪里有大雁?一般来说,下雪之前,大雁已经离开北方,风雪怎会吹到大雁?”

一些人愣在原地,不知如何解释。

李文鹰却突然微微一笑,默不作声。

一位老翰林拂须含笑,道:“大雁近在眼前。乃一逆党!”

众人旋即明白文中大雁是指李文鹰,哈哈大笑。

“不错。方诗祖果然深得诗中真意,此番虚实用的出神入化。”

“虚实相合,颇有画意,更显离别之苦。”

“意境不错。但诗句一般。”之前解释的老翰林实话实说。

方运当时在读高适的诗的时候就曾怀疑,大雁在农历的八月或九月南下,此刻很难有大雪,就算有也很难被诗人凑巧碰到。所谓的“北风吹雁”却又有大雪纷纷,实则是诗人笔下的意象,以此来指代离别的朋友。让大雁与大雪在同一片天空,更显友人的处境。

许多读书人心中黯然,李文鹰被妖蛮重点关注,此去荒城古地必然危险重重。可身为新晋大儒,他必须要进行一番历练,荒城古地是李文鹰自己的选择。

方运提笔思索片刻。再度落笔。那老翰林期望地看着方运,方运写一个字,他念一个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好!”老翰林举起手,发现身边没有桌子,狠狠拍向自己大腿!

“此诗转折之妙。堪称神奇。前两句写阴云密布,大雁冒着风雪飞行。后两句我本以为方运会抱怨或悲伤,最多是言不由衷的安慰,可谁知这两句简直如红日出海,喷薄万里,当真神异!”

“好一个‘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虽不是壮行诗,却充满豪迈与振奋,此两句诗中真情足以冲破风雪!”

“方运当真厉害!一言道尽其中道理!剑眉公虽然现在如大雁凄凉南飞,可实则不用发愁,去了荒城古地,哪位读书人不愿意相助他?剑眉公此行必然有惊无险!”

“哪怕之前有人不愿意相助剑眉公,现在有了这首诗,也必然相助了!谁不想当剑眉公的知己?谁不想让天下人知道,我人族真正的读书人绝不冷落功臣!众圣可为方运苏醒,我们这些活人怎能舍弃李文鹰!”

“此诗必然鸣州,而且离镇国相差不远,只要稍加传扬,必然镇国!”

“这是当然,不说其他,单说后两句蕴藏的情谊也可镇国!这才是英雄惜英雄,只有方虚圣能有此情怀,也只有剑眉公有资格得赠此诗!”

“最后两句掷地有声,回响不断,让我心潮起伏,恨不得也趁机前去荒城古地杀妖灭蛮,寻遍知己,让天下人也知道我!”

“方运之诗句,虚圣之胸怀,名副其实!名副其实!”

众多读书人交口称赞,最后两句文字平平,但细品之下,实在有着超乎寻常的豪迈,在送别诗中堪称一绝。

方运之前也不懂此诗,在送别常东云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用此诗送别,可见到李文鹰要走,他脑海中自然而然浮现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文鹰当得起此诗!”一位大学士开口。

方运写上诗题“别李文鹰”四个字,双手捧起,递向李文鹰。

李文鹰亦用双手接过,仔细观看。

“好诗!我定当不让此诗蒙尘,不仅让天下之人识得我李文鹰,更要让亿万妖蛮识得我李文鹰之名!送别诗千千万,我独爱此首!”

李文鹰小心翼翼叠起这页诗,放入含湖贝中,心满意足望着方运,道:“明日的雪梅文会,你就不用写别的诗词了,这首《雪中别李文鹰》就当是你为雪梅文会献诗词!”

李文鹰说完哈哈一笑,脚踏白云向天空飞去,所向之处,乌云分开,大雪远离。

方运白了李文鹰一眼,临走还不忘让雪为冬日正统。

等李文鹰的背影消失在漫天的风雪中,前来相送的数百人才转身往城内走。一边走一边继续赏析此诗,还有人猜测此诗到底过多久才能镇国,有的说最多三天。有的说最多一月。

突然,一声龙啸传遍京城。

“方运!你死哪里去了,快点回家!考完试不回家去哪里鬼混?还能不能好好过日子了!”

“咳,诸位,我先告辞了。”方运说完,匆匆上了马车,向京城内驶去。

景国的学子望着方运的马车。目光里充满了敬意。

上舍进士公羊玉道:“能看到方运活着,真好。”

“昨日当真把我等吓坏了。那月树神罚恐怖得匪夷所思,谁知道方运终究还是扛了下来。这才是吉人自有天相!”

“你们听说了吗?东圣以半圣文宝惊龙笔为代价,把半截神罚之矛虚影的力量投射到草蛮中心,再加上几位半圣相助。连杀两尊蛮圣以及上千万妖蛮。”

“这可是振奋人心的大消息,怎会不知道!据说不仅是草蛮两圣出问题,妖界也出了大问题,先是上万精锐圣族妖帅死在天树里,后来连狮族大圣也受到重创,在不知名的地方养伤。至于那些普通半圣更不用说,为了此次月树神罚耗尽力量,一


状态提示:_分节阅读_520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