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书包网 > 重生耽美 > 白骨仙.九阙孤城 > 分卷阅读13

星辰都是假的,只是仙力所为。当了神仙,虽然永生不灭,可是也在自欺欺人。

“进来。”里面传出了呈璧的声音。

这声音对于沼月来说莫过于扑面而来的意外惊喜,可是,大喜也是大悲,沼月的心顿时就沉下来了,进去之后怎么面对呈璧啊。

下了沉重的决心迈着艰难的步子走进里面的沼月却压根没有吸引呈璧的目光,似乎他已经忘了沼月的那些丑相,亦或是忘了沼月对他的痴妄。

其实沼月心中难过并不仅仅是因为被呈璧拒绝了,而是因为他一直苦苦掩藏的心情,其实对方都早就看穿,而且,似乎知道自己的痴妄,所以一开口就是暗藏深意的点醒自己不要痴心妄想。沼月的心里,真的很难受。

有时候,让人难过的,不是那个人拒绝,无视你的心意,而是那个人压根就不允许你对他有心意,直接就剥夺了你那卑微的念想。

“帝君有何吩咐?”沼月根本不敢去看呈璧,谦卑的低着头。

“坐下,给我说个故事。”

沼月心里一惊,可是依旧不敢抬头:“不知君上想听什么故事?”

“想听农夫与蛇,你给我讲这个故事吧。”

“遵命。从前有一个农夫,在一个大雪天气里,遇见一条蛇冻僵在雪地里,觉得再不救这条蛇的话,蛇必死无疑。后来农夫就将冻僵的蛇放入怀中,等农夫回到家之后,蛇也慢慢苏醒了。蛇被惊扰到,就咬死了农夫。农夫的邻居来寻找农夫,就见农夫已经被蛇咬死,又看见蛇蜷缩在被子里,就打死了蛇。”

呈璧听完沼月的故事之后,沉默着不做声。

“帝君,我说的不对吗?”

“一个故事而已,哪有对错,只是每个人所听到的有些许不同,每个人听完之后心中感悟不同而已。你给我说了一个故事,我也给你说一个故事。”

从前,在青山绿水的小山村里,一户普通人家出生了一个孩子,孩子降世时,漫天血光。此时刚好一个修仙的老者经过此地,便给这孩子算了命。后来老者说,这孩子命中有一大劫,与蛇有关,只要避过这一劫,便大富大贵。

老者还送给孩子两枚价值连城的玉佩,要孩子随身带着,绝不可以摘下,只要有此宝物护身,那么这劫数或许能避过。

就是因为这老者的话,这对夫妻便在此之后的十几年里,都拼命的给孩子说蛇是多么恐怖歹毒的东西,看见之后一定要躲得远远的。说也奇怪,那十几年里,小村子附近根本见不到蛇的踪影,更没有蛇伤人的事情。

所以那个孩子根本没有见过真的蛇,只是一直在父母的描述里知道要远离蛇。乡下人,本来就不识字,更别说作画了。他们只能跟孩子说,是长长的一条,没有脚,在地上爬行,花花绿绿,还会吐着信子。

结果那孩子小时候总是觉得这种名叫蛇的东西很可爱,因为一直在吐舌头。

☆、农夫与蛇

时间一晃而过,当年的孩子已经长成少年,却依旧没有见过蛇。那对夫妻先后去世,只留下少年一人,临终的遗言还是让少年远离蛇。埋葬了父母之后,少年过了守孝三年,便想娶亲梅竹马的邻家女儿过门。

可是那户女儿的娘亲不是一个容易打发的人,他要少年将家里的几间屋子都翻新,还要丰厚的聘礼,否则就死都不同意。

少年没有办法,看着贫瘠的土屋,将目光放到了一直贴身带着的两枚价值连城的玉佩。少年也不知这究竟值多少钱,但是凑一凑应该可以换些钱。

就是那个时候,少年第一次踏出小山村,翻山越岭要走十几天才可以到最近的小镇上。不过为了娶心爱之人过门,他已经坚定了信心。

苍翠青山间,小小白蛇经过百年修行,终于修成人形,又经过几百年勤修,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道友,互相引为知己,想着将来共列仙班。

这一年深秋,接到了野猪家的孩子满月酒请帖,白蛇便去赴宴。不想在野猪洞府里流连了太久,待离开时,已经是寒冬。当着那么多道友的面,总不能露怯,请求野猪收留一个寒冬吧,只得硬着头皮说自己法力高强,不惧冬眠。

因为只是小妖,尚未成仙,所以无法腾云驾雾,只能以地仙之法迅速的穿过凡间大地。但是到了半路就无法抵御天性,狼狈的现出了原形。又以蛇身在雪地里爬行了一段之后,终于筋疲力尽的冻僵在雪地里。

去城镇上将玉佩典当的少年背着聘礼赶回来,他也不知这玉佩那么值钱,竟然换了那么多钱。少年不知,他问路时当街遇到的那个好心人,把他骗得多惨。

简直是将价值连城的宝贝卖出了破石头的价,不过,以少年淳朴的心性,即使知道了,不贪心的少年大概也会知足吧。

少年身上依旧穿着缝满补丁的单衣,被冻得瑟瑟发抖,但是只要想到回去之后就能将心爱的人娶过门,他也就甘之如饴了。

可是少年却忽然觉得自己踩到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一条白色的长长的东西僵硬的躺在雪地里。即使没有见过蛇,但是少年首先就想到了蛇,可是,这并不像父母说的那样啊,明明很漂亮,而且,埋在雪里,很可怜。

少年心中虽然有几分忌惮,但是看到蛇身上被自己踩伤的地方,都流血了。

村中的一个老头常说,万物皆有灵,众生平等。少年虽然不是很理解这些道理,但是却知道自己先冒犯了人家,就是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